发布日期:2023-07-14 浏览次数:588次
近日《党风政风热线》——“主题教育进行时”节目聚焦蓝田县和鄠邑区乡村振兴领域的专项整治活动展开。
邀请蓝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毛会霞,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相权,蓝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郑伟,鄠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鹏飞,鄠邑区乡村振兴局局长花培祥,鄠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俊超做客直播间与大家交流。今年2月份,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市纪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工作安排和部署,由市乡村振兴局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在全市范围开展乡村振兴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鄠邑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鹏飞表示:
鄠邑区专项整治从2023年3月份开始,至12月底结束,此后转入常态化。主要步骤为:
第一阶段是安排部署(3月中旬已完成)。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和各参与单位建立完善“三个一”抓落实机制(研究制定一个工作方案,组建一个推进专班,召开一次安排部署会),及时对专项整治动员部署、周密安排,实现开局良好。
第二阶段是深入自查自纠(6月底已全部完成)。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和各参与单位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任务,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查找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点等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推动问题解决。
截至目前,鄠邑区乡村振兴领域共开展监督检查60余次,新建制度机制3项。下半年,鄠邑区将开展加强督导检查、严查典型案件、建立长效机制、总结提升强化等阶段工作,进一步压实各项整治任务。
蓝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毛会霞表示:
3月份以来,蓝田县先后召开专题会2次,重点工作推进会2次,对乡村振兴领导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安排部署。深入开展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个不摘”要求落实不到位、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中排查走过场、帮扶不及时不精准、项目资金底数不清、搞利益输送以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存在的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县政府官网、蓝田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专项整治主要内容,开通举报窗口、接受群众监督。
今年以来,集中督导检查2次,自查检查发现问题18个,已整改到位16个,建立完善各类制度5项。查处了一村民非法侵占灞河清淤项目款和集体土地流转金案件,对相关违法人员依法处理,切实保障了群众利益。
微信网友咨询
蓝田县孟村镇好多行政村天然气主管道已铺设到位几年了,想问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没有具体时间)能够通气到家?
蓝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毛会霞回应:
目前,蓝田县孟村的天然气基础工作已经做好了。这个问题已经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会与住建局、城管局这些相关单位的主管部门进行对接,也会与听众取得联系现场勘查,核实情况后会给群众一个解释和答复。
微信网友反映
我是蓝田的,我们村内有个养猪场,露天堆放猪粪,夏天来了气味特别难闻,苍蝇满天飞,请尽快处理,还村民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田相权回复:
针对反映的问题,我们将按照《蓝田县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案》的要求,指导养殖户在饲料中添加生物菌素,减少畜禽粪污的氨气排放。同时指导养殖户配套建设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利用设施,因地制宜推广种养循环模式、畜禽粪便就近低成本处理利用技术,实现畜禽粪污科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对村庄环境的污染。
对于治理后仍不达标的畜禽养殖点,我们将配合县生态环境部门和镇街,依法依规进行查处。今年我县还将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指导
微信网友咨询
我是蓝田县人,一家4口人,父母、兄弟二人,目前只有一院3间住房,弟弟刚刚结婚,居住条件有些紧张,这种条件能否再申请一处宅基地?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田相权回复:
像这种情况符合“一户一宅”申请条件,首先建议兄弟二人进行分户,但是不得把父母单独立户。宅基地申请的具体程序为:
1.个人申请,你要向村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
2.村民小组讨论公示,村民小组会议要对你的申请理由,拟建房位置、面积等进行讨论通过并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3.村民委员会审查同意;
4.镇街政府审核批复。
根据蓝田县宅基地审批相关规定,川原地区每户不超过160平方米,山岭地区每户不超过140平方米。
微信网友咨询
今年以来,在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督导检查中,发现并指出,有的驻村干部帮扶工作不精准不到位,对政策和村情村民不熟悉,依然还存在“走读式”驻村和“两头跑”现象,针对这个问题,蓝田县具体有哪些措施?
蓝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郑伟回复:
针对督导反馈的驻村帮扶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做好人员轮换。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
三是严格日常管理。
四是夯实派出单位责任。
五是坚持推行“以老带新”。
来源:“西安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制作:张静静
审核:李 楠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下一篇: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